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二战那些事儿 > 第99章 沙漠中的毒蝎(第5页)

第99章 沙漠中的毒蝎(第5页)

奥金莱克爵士知道,大势已去,再不跑路,整个第八集团军都可能要被隆美尔这只“沙漠之狐”给包了饺子,到时候别说保卫埃及了,恐怕连回开罗喝下午茶的机会都没有了。

于是,他当机立断(也可能是被逼无奈),下达了全线总撤退的命令!英国第八集团军残余的部队,以及大量的后勤人员和辅助单位,开始沿着地中海沿岸那条唯一的公路,向着埃及腹地,进行一场规模空前、也狼狈不堪的“战略大转进”。那场面,跟几个月前他们在“十字军行动”中追击德意联军的时候,简直是天壤之别,只不过这次,追赶者和被追赶者的角色,互换了过来。

德军的坦克和飞机,则像一群闻到血腥味的鲨鱼,在后面穷追不舍。隆美尔更是亲自驾驶着他的指挥车,冲在部队的最前面,试图以最快的速度,将溃退的英军彻底消灭在埃及边境以西的沙漠之中。

一时间,从昔兰尼加到埃及西部边境,到处都是燃烧的车辆、被遗弃的装备、以及四散奔逃的英军士兵。很多部队甚至连建制都打乱了,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只能凭着求生的本能,漫无目的地向东逃窜。

德军长驱直入,很快就重新占领了埃及边境的萨卢姆、哈勒法耶隘口等战略要地,并继续向东,攻占了埃及西部的重要港口城市马特鲁。到了6月下旬,隆美尔的非洲军团的先头部队,距离埃及的第二大城市、也是英国地中海舰队主要基地的亚历山大港,已经不足一百公里了!而距离埃及首都开罗和那条关系到大英帝国生死存亡的苏伊士运河,也只剩下最后大约250公里的路程了!

整个埃及,乃至整个中东地区,都因为隆美尔这突如其来的、势不可挡的攻势,而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开罗城内,谣言四起,人心惶惶,很多英国侨民和埃及上层人士,已经开始秘密焚烧文件,准备随时逃离。英国驻埃及的军事和政治机构,也开始制定紧急的撤退预案,甚至考虑过要不要炸毁苏伊士运河,以免落入德国人之手。

就在这大英帝国在北非的统治即将土崩瓦解、隆美尔的“沙漠之狐”神话也即将达到巅峰的危急时刻,奥金莱克爵士和他手下那些被打残了的将军们,总算是在一个名叫“阿拉曼”的小地方,找到了一块可以暂时喘口气、组织起最后一道防线的“救命稻草”。

阿拉曼,位于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距离亚历山大港以西约100公里。这个地方,北边是波涛汹涌的地中海,南边则是广阔无垠、坦克难以逾越的卡塔拉洼地(一片低于海平面的、遍布流沙和盐沼的巨大洼地,德军的坦克要想从南边绕过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阿拉曼防线的正面宽度,只有大约60公里左右。这对于兵力严重不足、又急需构筑坚固防线的英军来说,简直是天赐的有利地形!他们终于可以不用再担心被隆美尔那神出鬼没的装甲部队从侧翼迂回包抄了,可以把所有能找到的兵力、火炮和地雷,都集中在这短短的60公里防线上,跟德国人打一场硬碰硬的阵地消耗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于是,从1942年6月底开始,英国第八集团军残余的部队,以及从后方紧急调来的援军,开始在阿拉曼一线,不分昼夜地挖掘战壕,修筑地堡,布设雷区,拉起铁丝网……他们要把这里,打造成保卫埃及和苏伊士运河的最后一道、也是最坚固的一道“马其诺防线”(虽然这比喻可能不太恰当,但至少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了)。所有的英国士兵都知道,他们的身后,就是亚历山大港,就是开罗,就是苏伊士运河!再退,就真的无路可退,只能跳进尼罗河里喂鳄鱼了!

奥金莱克爵士也亲自赶到了阿拉曼前线,统一指挥防御作战。他知道,这一仗,关系到他个人的荣辱,更关系到整个大英帝国在北非乃至中东的命运。他必须在这里,挡住隆美尔的进攻,为英国争取到喘息和反攻的机会!

阿拉曼,这个在地图上毫不起眼的小地方,就这样,在1942年的夏天,成为了整个北非战场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局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命运的“十字路口”。一场更大规模、也更具决定性意义的血战,即将在阿拉曼的黄沙烈日之下,拉开它残酷的序幕。而这场战斗的结局,不仅将决定北非战场的归属,也将深刻地影响到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沙漠之狐”隆美尔,能否再次创造奇迹,突破阿拉曼防线,将纳粹的卐字旗插上开罗的城堡?还是英国第八集团军能够在这里顶住压力,上演一场绝地反击,将这只狡猾的狐狸彻底困死在沙漠之中呢?历史的悬念,即将揭晓。

喜欢二战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二战那些事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