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二战那些事儿 > 第106章 背刺哈尔科夫(第2页)

第106章 背刺哈尔科夫(第2页)

特别是在北路,由第6集团军和博布金战役集群组成的突击部队,进展神速,几天之内就向纵深推进了数十公里,一度逼近了哈尔科夫的南郊,似乎胜利就在眼前。

前线的捷报雪片般地飞向西南方面军司令部。方面军政委赫鲁晓夫同志,听着这些“胜利”报告,更是兴奋得手舞足蹈,感觉哈尔科夫马上就要被“解放”了,自己也能跟着沾光,回去跟斯大林同志好好邀功请赏了。他不断地给前线的指挥官们下达命令:“扩大攻势!不要停止!继续前进!乌拉!”

然而,就在这高歌猛进的表象之下,致命的危机,却在悄悄地向苏军逼近。

铁木辛哥元帅虽然也在为初期的胜利感到鼓舞,但他毕竟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将,心里总觉得有点不踏实。他看到,苏军的战线越拉越长,两翼的部队却未能及时跟上,整个突出部变得越来越狭长、越来越脆弱,像个伸得太长的脖子,随时都可能被敌人从侧面一刀砍断。他主张,应该暂时稳住阵脚,巩固已占领的阵地,等待后方的炮兵和步兵跟上来之后,再稳步推进。

可赫鲁晓夫这位“革命热情”高涨的政委,根本听不进这些“保守”的意见。他觉得,现在正是乘胜追击的大好时机,怎么能停下来呢?他不断地催促前线部队加速前进,甚至可能还越过铁木辛哥,直接向一些集团军指挥官下达“继续进攻”的命令。

这种指挥上的僵化和矛盾,使得苏军的进攻节奏彻底陷入了混乱。前线的装甲部队,在缺乏步兵和炮兵有效支援的情况下,孤军深入,很快就因为油料和弹药的短缺而停下了脚步。而跟在后面的步兵呢?更是累得气喘吁吁,疲惫不堪,与前方的坦克部队严重脱节。整个苏军的进攻队形,被拉扯得像一根又细又长的面条,脆弱得不堪一击。

更要命的是,苏军的后勤补给,在春季那泥泞不堪的“拉斯普季察”面前,再次上演了“噩梦之旅”。运送油料弹药的卡车,经常是整车队地陷在泥潭里,动弹不得。前线的坦克兵们,很多时候都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油表指针指向零,却无能为力。苏军的空中侦察,也因为天气原因和德军战斗机的袭扰,未能及时地发现德军正在其南北两翼,悄悄地集结起强大的反击力量。

苏军,就像一个在黑暗中蒙眼狂奔的巨人,虽然看起来气势汹汹,却完全没有意识到,一张由钢铁和火焰编织而成的死亡之网,已经悄然在他的脚下张开。

德军反包围的铁爪伸出

就在铁木辛哥和赫鲁晓夫还在为“是该冲还是该停”而争论不休的时候,对面的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费多尔·冯·博克元帅(这位爷在莫斯科城下吃了瘪,心里正憋着一股火呢,就等着机会找回场子),和他手下那帮经验丰富的将军们,可没闲着。

他们看着苏军那根越伸越长的突出部,脸上露出了狐狸般的微笑。他们知道,苏军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也给了他们一个千载难逢的、可以一举扭转南线战局的绝佳机会!一个代号为“腓特烈一号行动”(或者说,就是一个精心策划的“反包围”伏击计划),开始在德军的指挥部里,迅速地成型和部署。

冯·博克的计划,简单而又恶毒:他根本就不在乎苏军在正面战场上占领了多少土地,也不急于去跟苏军的突击矛头硬碰硬。他要做的,就是“将计就计”,放任苏军的突出部继续向纵深发展,等它伸得足够长、足够脆弱的时候,再集中自己最精锐的装甲力量,像两把巨大的铁钳,从这个突出部的南北两个根部,狠狠地“剪”过去,一下子就把苏军这几十万主力给包了饺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42年5月17日,就在苏军的攻势已经显露出疲态、后勤补给也濒临极限的时候,德军的反击,骤然打响了!

北翼,由弗里德里希·保卢斯上将指挥的德国第6集团军,集中了其麾下的装甲部队和摩托化步兵,从哈尔科夫以北的巴拉克列亚地区,向着伊久姆突出部的北侧根部,发动了猛烈的侧翼突击!

南翼,则是由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上将指挥的德国第1装甲集团军和第17集团军的一部分,从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一线,像一把淬了毒的钢刀,向北、向西北方向,对伊久姆突出部的南侧根部,实施了致命的穿插!

德军的这两个装甲矛头,像两条嗜血的毒蛇,以惊人的速度,在乌克兰的平原上,向着对方高速突进。他们的配合,极其默契;他们的进攻,也极其凶猛。德国空军的飞机,也牢牢地掌握着制空权,对苏军的后方指挥部、炮兵阵地和退路,进行了持续不断的轰炸和压制。

而苏军的指挥层呢?他们完全被德军这突如其来的反击给打懵了!铁木辛哥和赫鲁晓夫,可能还在为前几天“辉煌的胜利”而沾沾自喜,根本就没想到,德军会在他们的侧翼,隐藏着如此强大的反击力量。当他们接到南北两翼同时告急的电报时,已经为时已晚!苏军的指挥系统,在德军的快速穿插和猛烈打击下,再次陷入了全面瘫痪。

部署在突出部南北两翼的苏军第9集团军等部队,在德军装甲集群的猛烈冲击下,几乎是一触即溃,防线被轻易地撕开。德军的坦克,长驱直入,迅速地将伊久姆突出部的“瓶口”,给死死地扎住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