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二战那些事儿 > 第124章 阿图岛血战(第4页)

第124章 阿图岛血战(第4页)

战斗一直持续到天亮。当太阳再次升起,照亮这片被鲜血染红的雪地时,一切,都结束了。

山崎保代和他那支最后的冲锋队,全员阵亡。山崎本人,在冲锋的途中,身中数弹,倒在了雪地里,手里还紧紧地握着他的武士刀。

其余的数百名日军,在看到总攻失败、突围无望之后,也纷纷选择了用最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拉响了身上的最后一颗手榴弹,高喊着“天皇万岁”,与自己同归于尽。

5月30日,美军正式宣布,完全占领阿图岛。岛上2600多名日本守军,除了28名因为重伤昏迷而被俘虏之外,其余,全部战死或自杀。

美军,以极其惨重的代价,赢得了这场“白雪陷阱”之战的胜利。

阿图岛战役,虽然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宏大叙事中,只是一场发生在“世界尽头”的、规模不大的战斗。但其背后所揭示的残酷真相和深远影响,却不容小觑。

美军虽然赢了,但赢得一点也不轻松。在这场持续了近20天的战斗中,美军总共阵亡549人,负伤1148人,另有近2100人因为冻伤、战壕足、痢疾等各种非战斗原因而减员。总伤亡人数,高达近3800人!以近4000人的伤亡,去对付2600多名被困的日军,这个伤亡比,可以说是相当难看了。

这场战斗,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了那些对战争还抱有浪漫幻想的美国人脸上。他们第一次真真切切地领教了,日本军人那种顽固到了极点的抵抗意志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玉碎”精神。也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在极寒山地环境下作战,是多么的困难和危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战后,美国军方对阿图岛战役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反思。他们开始大力加强对士兵的寒带作战训练,研发和配备更专业的防寒服装和装备,并专门创立了一套针对极地和山地作战的战术指挥体系。可以说,阿图岛的鲜血,为后来美军在朝鲜战争的冰天雪地中能够更好地生存和战斗,提前交了一笔昂贵的“学费”。而参战的第7步兵师,也因为此战的磨砺,从一支“加州少爷兵”,蜕变成了一支真正的“阿留申精锐”,后来被调往中太平洋战场,在夸贾林、莱特岛、冲绳等一系列更加血腥的战斗中,屡建奇功。

日本的“玉碎”神话与最后的疯狂

阿图岛守军的“全员玉碎”,消息传回日本国内,立刻就被军国主义的宣传机器,包装成了一场“光荣的、为天皇尽忠”的英雄壮举。“阿图岛”,也因此成为了日本“国土防卫圈”上第一个“玉碎”的岛屿(因为说全军覆没不好听,在此之后日军所有全军覆没的战役都改用“玉碎”),被赋予了某种悲壮的“神圣”色彩。天皇裕仁甚至亲自下令,要将山崎保代的事迹写入教科书,号召全体国民学习他那种“杀身成仁”的“大和魂”精神。

这种对“玉碎”的病态美化和宣传,也预示着,在未来的太平洋岛屿争夺战中,美军将要面对的,将是一场场更加残酷、更加没有理智可言的“自杀式”抵抗。从塔拉瓦的血腥海滩,到塞班岛的“万岁崖”,再到硫磺岛的折钵山和冲绳的“神风”特攻……日本军国主义,正在将整个国家和民族,都绑上他们那辆冲向毁灭的战车。

拿下了阿图岛之后,美军的下一个目标,自然就是邻近的基斯卡岛了。

吸取了阿图岛的教训,美军这次是做了万全的准备。他们调集了超过3万4千人的庞大兵力(包括一支加拿大部队),数百艘军舰和飞机,准备对基斯卡岛,来一次“泰山压顶”式的总攻。

然而,基斯卡岛的战斗虽然不像阿图岛那样血腥惨烈,却让美军狠狠出了一次洋相,成了整个太平洋战争中最大的“笑话”,也让全世界见识到了战争中的另一种荒诞。

喜欢二战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二战那些事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