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二战那些事儿 > 第134章 钢铁洪流(第2页)

第134章 钢铁洪流(第2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反坦克炮的怒吼,从四面八方传来! 苏军将成百上千门反坦克炮,伪装得极其巧妙,部署在各种意想不到的位置。他们往往等德军的坦克开到只有几百米、甚至几十米的距离时,才突然开火!密集的穿甲弹,雨点般地砸向德军坦克的侧后装甲。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尽管苏军的防御极其顽强,给德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德军装甲部队那训练有素的战术协同和强大的火力优势,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还是起到了作用。

特别是党卫军第2装甲军,他们凭借着一股子“不要命”的狠劲儿,硬是用坦克和士兵的血肉,在苏军那如同铜墙铁壁般的防线上,撕开了一道又一道的口子。

7月5日至6日,在连续两天的血腥战斗之后,党卫军的装甲矛头,竟然连续突破了苏军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向北推进了数十公里,其兵锋,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整个沃罗涅日方面军的防御体系。

面对德军那咄咄逼人的攻势,苏军的第1坦克集团军,奋力地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反突击。但他们装备的T-34和KV-1坦克,在面对德军“虎”式和“豹”式坦克那强大的火炮和厚重的装甲时,显得力不从心。很多时候,苏军的坦克手们,不得不驾驶着坦克,冲到极近的距离,去攻击德国坦克的侧后要害,其结果,往往是同归于尽。

据战后报道,在南线的拉锯战中,苏军有的坦克旅,几乎是成建制地被打残,一个旅在短短几个小时的战斗中,被击毁的坦克就多达70辆!

面对南线那岌岌可危的局势,斯大林和朱可夫,终于决定,打出他们手中最重要的一张王牌——从战略预备队中,紧急调动由罗特米斯特罗夫中将统帅的、强大的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星夜兼程,向南线火速增援!

这支强大的装甲预备队,集合了超过8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将成为阻止德军南线突破的、最坚固的“钢铁堤坝”。

就在南线打得天翻地覆、血流成河的时候,北线的战斗,则呈现出另一种更加残酷、也更加令人绝望的“绞肉机”形态。

莫德尔元帅指挥的第9集团军,因为在进攻前遭到了苏军那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炮火反准备,损失惨重,整个进攻计划,被迫比原计划推迟了两个半小时才展开。

莫德尔先是在左翼发动佯攻,试图牵制苏军的主力。但罗科索夫斯基这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早就识破了他这一套,根本不为所动。

随后,德军集中了4个装甲师和3个步兵师的绝对主力,对着苏军第13集团军的防线,发动了猛烈的正面强攻。

在经过了几个小时的激战之后,德军虽然也艰难地突破了苏军的第一道阵地,向南推进了约5公里。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更加坚固、也更加致命的防御体系之中。苏军在两翼的阵地,像两把巨大的铁钳,死死地夹住了德军那楔入过深的装甲矛头,使其侧翼完全暴露在了苏军的炮火之下。

到7月5日傍晚战斗结束时,德军在北线,付出了至少70辆坦克被击毁的惨重代价,却仅仅向前推进了不到10公里!

7月6日,罗科索夫斯基指挥苏军,开始发动局部反击,以钳制和消耗德军的攻势。而莫德尔,也孤注一掷地投入了他手中最后的预备队,加强进攻。双方在北线,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坦克拉锯战。

德军的主攻矛头,直指苏军第二道防线上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一个名叫“波内里”的铁路小站。

这个波内里,是通往库尔斯克的北部交通枢纽,其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双方为了争夺这个弹丸之地,都投入了血本,展开了二战史上最残酷的阵地争夺战之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